网站首页 > 宏观经济> 文章内容

马晓河:十九大后经济走势与宏观政策变化

※发布时间:2018-1-23 14:53:3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2018年1月21日,中纺圆桌论坛第十三届年会在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推进新时代纺织工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博士马晓河在论坛上发表题为《十九大后经济走势与宏观政策变化》的,以下为主要内容:

  我今天回答的问题是:第一我们在什么地方,第二下一步向哪走,第三是宏观政策的变化。最后谈谈我的感想。

  2017年的数据刚出来,现在按照主流的或者短期来看,中国的经济第一是稳,第二是好。稳是经济增长稳,包括就业稳、物价稳。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都是在向好的方向走。

  还有新动能表现不错,新业态、新产品、新产业、高科技、航空航天、无人机、机器人等等都是不错的。

  从趋势上看,中国经济在稳中向好、稳中有进,处在合理区间,这个合理区间在什么地方是需要认线年以来按照季度经济增长的运行图,从运行图上看,右边这个最平稳的线就是我们现在目前处的区间。从当前看,中国经济增长处在一个老周期,就是从2009年的6.2到了2010年的第一季度12.2,此后开始向下走,走到2015年第一季度以后,经济增长一直稳定在6.7到7.0之间。我们现在在这个地方,在6.7和7.0之间。那么这有两个信息,第一个信息就是我们已经完成了一个老周期,两个周期非常明显,一个上一个下,另外一个上一个下。两个周期正好是特点典型的周期,短周期。这两个短周期组成了中周期。我们现在完成了一个周期,向前走就是稳定。

  现在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为什么过去的周期,四十多年里面一上一下,基本上没有这么长时间。本次经济增长是从2015年到现在三年时间,都在6.7到7.0之间,什么原因呢?当然有各种说法,有的说经济质量好,两个6.7或者怎么样不一样,我们现在注重高质量。我认为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为什么在完成老周期之后,一直稳在6.7到7.0之间?这里面有两个观点要考虑:第一个就是稳由于我们在2010年以来,我们采取了四大措施,把经济稳定在这个区间,不要让它大幅下滑。第一是去杠杆。第二增加投资。第三八次加息,七次调利率。第四财政政策,让经济不要过快向下走。

  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上不去?采取了这么多经济措施,经济增长仍然稳在这个区间。我认为一个核心原因是原有的增长动能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向上走完成一个新周期方面不能突破。现在我们进入新时代以后,新增长需要从过去的追求数量向高质量发展,那么原有的增长机制适应不了。原有的增长机制是投资打头,出口导向,劳力产业是主导。那么在用这种机制推进新的增长不灵了。

  第二向哪去?这是我们要考虑的下一步。我认为十九大之后,中国经济运行正在向新周期转换。从过去的高增长向现在的高质量转换,也可以说从过去的一个经济周期上和下,向下一个上和下出发。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需要,高质量转换的经济增长不可能是一条线。如果是一条线,我觉得经济增长不合理,肯定有波动,有上有下,有波动才有浮力,没有波动就没有浮力。我的理解是十九大之后,中国经济增长开始一个新周期。但是综合各种因素,今后经济增长运行仍然会继续延续稳的态势。总的走势是稳,不足以按照新动能把经长向上拉。

  2、中国市场空间很大,内需拉动作用在增强,特别是消费在转型升级,可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向高质量转换。

  3、新动能成长迅速,促进经济增长稳中向好,特别是四新,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新技术,制造也在加速创新和转型,新兴服务在迅速兴起。

  我认为十九大报告里面经济方面的最振奋,包括体制,这会带来红利。但是我认为这些条件,目前还不足以推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转换,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1,外需尽管有所改善,但是国际变得异常复杂。大家要关注两个,第一是中国在现有体制下,我们的出口跟发达国家的外需发生脱离,这种关系需要考虑。大家跟美国,美国加息,包括美国降低利率,包括美国对中国采取贸易顺差的仲裁措施等等,都会导致中国跟美国存在潜在的贸易摩擦。但是反过来,美国对中国的贸易结构有一个大问题,就是我们的产品是中低端产品,日用消费品,我们可以向它出口,但它可以不要。我们出的产品替代性非常大,中国可以生产,越南、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埃塞俄比亚都可以生产,就发生了需求和供给替代。但反过来我们购买的发达国家的产品,替代性差,我们只能买他们的产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贸易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发达国家的形势尽管好转,中国对他们的外需发生脱离。我的预测是2018年,我们的出口不会有2017年好。

  2,发展中国家目前有一个现象,几乎都把中国作为一个发展榜样,叫中国模式,都很赞成中国,向中国学习。但大家有没有想到?向中国学习带来什么结果?他们都学习中国大量招商引资,生产跟中国一样的产品,生产出来以后用低产品、低价格,生产出国内消费不了也出口不到发达国家,给发达国家产生替代的作用。还有发达国家目前在发展中高端产业,他们利用税收、政策优惠,各种政策来吸引高端产业,我们正在向高端产业转换。

  再看内需,按道理在外需不确定下,风险增加,我们特别要推进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必须依靠扩大内需。扩大内需完全可以支撑中国向现代化迈进。但是我们现在目前面临的问题是,第一投资在下降。蓝线是投资,按照营运增长率从2009年的30%降到了今年的7.2,消费2010年民营增长率18.3%,现在到了今年的第12月份是9.4。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是,我们有很大的潜力,这个潜力怎么发挥?要靠、靠供给侧。那么投资目前遇到的问题是公共投资大规模,机场、广场、大楼、花园,工信部在建桥,剩下最后一公里通得很高。在这种情况下,向哪投?产业投资中低端饱和,中高端技术增长高进不去,我们怎么办?这时候靠消费,消费可以拉动投资,这按道理是合理的。但是现在消费遇到一个问题,也是结构性的问题,第一是低收入阶层消费不起,第二中等收入阶层减少消费,高收入阶层不愿意消费。好多的中低端产品质量不高,所以导致溢价,我不这么认为。服装、鞋帽、家电、家具、手机、电冰箱哪个不合格?但是没人买,因为我们的潜在需求没有发挥出来。第一是补偿性消费,第二是城镇化带来的消费,第三是结构转型带来的消费,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就当前来说,我们销售方面需要注意的就是第一国民收入结构调整,第二阶层之间的收入要做调整,怎么样去支持中低收入阶层增加收入。

  大家看一个表,当前中国遇到的社会结构里面最大的问题是消费增长慢于储蓄增长,全社会从储蓄叫总收入等于总储蓄加总消费,我们的消费增长跟人民币储蓄增长看,储蓄快于消费将近五倍。2000年,我们的人民币储蓄是12万亿,到了去年年底164万亿。从实体经济看,当前实体经济有好的表现,但是实体经济面临四高,第一是高端化的门槛怎么迈进?第二是全面高成本,三高房价,四高税收,这个我们怎么解决。

  当前中国制造遇到最大的三个问题,第一是中低端产能大量过剩,中高端产业发展不足。在现有的体制下,资本和资源过度集中在中低端产业,造成产能过剩。但是有人说我可以调整产业结构,我问你,水泥、钢铁组成楼,你把它砸了,它能转向别的地方吗?资本大量引入以后,再想调整非常难。钢铁、水泥、电解铝,很难。还有是缺乏有度供给条件下,资本、技术和资源进入中高端产业发展不足。营商需要改善。第三是一个国家一个经济体,创新有两种创新,国家引领创新是在关键领域、基础环节、重大项目上,国家从上到下集中力量进行创新。但是一个产业结构升级,结构引领创新是不够的,必须还要有大众民间创新,两个协调配套,才能把我们的产业结构调整到整体水平提高。那么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国家集中创新是很发达的,民间创新相对滞后,这是我们需要考虑协调关系的。现在有人说中国在过去一百年没有创新,我不同意。过去十几年,我们就有很大的创新,世界上好多国家是没有的。比如说我们的量子通信卫星、我们的激光技术、我们的导弹技术,这都是世界上没有的。当然了,我们还有微信红包。高铁、航空母舰,这都是我们重大技术。我问大家,这些创新是谁创新的?这些创新几乎全是国家创新。我的预测是今后五十年,国家创新界上谁也比不过,没有一个国家能比得过中国。但是民间创新,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一,市场创新主体实体经济给他们充分的市场,充分的市场要通过减少行政事项审批、减少行政许可发放。

  二,创新主体要给公平的竞争空间,竞争空间的给予要通过三个垄断,第一行动垄断,第二市场垄断,第三资源垄断。

  根据世界银行对190个国家的调查显示,中国的营商从过去的90多位上升到70多位,我们改善了十几位,这常值得赞赏的。减税、减少审批等等。但是跟需要相比,我们还是有差距的。比如开办一个企业需要的、需要的环节,我们安排在127位。比如说发放许可证,我们安排在177位。等等一系列我们都需要努力。现在美国办一个企业5.6天,经合组织的发达国家办手续五道手续9天时间,我们现在需要30多天时间。这些都是需要继续的。

  再看税收负担,这是2017世行公布的一个资料,2017年对190个国家调查显示,企业的利润税、劳动所得税等等,亚太地区排得比较靠前。

  我们的调查发现,凡是中小企业,收费的负担最重。凡是大企业,税款占的比重高。所以说中小企业最要的方向是减少收费,大企业的方向是税方面,这是一个信号。

  这是网上流传的一个故事,省有一个地级市,全市有71个之下部门和519个事业单位,5770枚公章,通过减掉2894个,还有2900多个。减少的公章这么多,要办一个企业很难。李克强总理的放管服是完全正确的,要为企业松绑。

  再看房地产,我认为2018年房地产有结构性的变化,尽管没有六限加一个定向。限购、限贷、限价、限售、限离婚、限交房时间和定向加息。夫妻离婚12个月以上才能买房,半年之内不能买。最近有两个信息要看,第一个是国家通过了13个城市农村建设用地试点。最近有几个城市对首套房和改善房有调整,我认为在2018年,房地产有可能是结构性的变化。房地产调控是中央加地方,它是要协调的。

  第四个问题是金融风险,金融风险是稳增长向高质量转换的最大,我们现在的债务率、总杠杆率超过了国际的一般经验,叫风险爆发窗口期。金融系统提出三去,去杠杆、去通道、去链条,这都是很厉害的。

  就目前来说金融风险的几个因素要考虑,第一房地产高负债金融,所以降温、去库存都会使矛盾。二是各种私募公司、基金公司有上万家,有很多的理财产品。还有地方债务。

  2,内需,投资下降的势头会放慢,基础设施投资依然保持较快增长,装备制造业、新兴产业投资也会较快增长,房地产投资增长会继续趋缓,消费仍呈平稳增长态势。

  2018年总体变化要关注,第一宏观经济政策会从过去的向围绕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转型,宏观政策会向这方面转型,这是经济工作会明确提出的。包括我们的统计体系,包括我们的政策体系,包括绩效评价,都要向这方面转,从高增长转向高质量。

  第二,今年的宏观政策总基调是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加稳健,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是积极的后面有问题的,要调整优化财政刺激结构,加强地方债务管理。稳健后面也有变化,稳健的货币后面有保持中性,中性就是不紧不松。但是我认为这个中性,大家要注意,它有灵活性,比如说是不是前半年可能保持中性偏紧,是不是下半年保持中性或者中性不紧不松,都是需要考虑的。或者春节期间稍微松一点,春节过后紧一点,都有可能,灵活性很重要。管住货币供给的总闸门。

  第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的力度会减弱。今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来,2018年是要重点做出有效供给、培养新动能、降低企业成本。2017年三去一降一补,今年少了去库存、去杠杆。金管部门提出去杠杆、去通道、去链条。今后三年的重大任务是三个任务,第一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第二是精准扶贫,第三是污染治理。

  第五,,正在进行时,今年的有许多都明确的任务,而且都在实施。比如怎么支持企业发展、落户产能、乡村战略怎么优先发展,区域协调、基本养老,这些都有一些方案。

  最后作为企业家来说,要注重两个关键点:第一要注重产业的新培育。产业新培育里面一定要记住,科技是动力。目前科技创新界都是一个潮流,特别是硬科技、高科技和普通科技,这是我们企业要关注的。

  当前我认为中国的产业增长一定不要放弃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它也可以作为新动力。比如纺织,关键多层化、高质量。我昨天去浙江到一个做帽子的企业,它过去是大帽子,近两年印度、越南把它替代了。它生产这些帽子给世界名牌揭牌(音),第二发展多元化的帽子,代表身份的帽子,还有洋气、追时髦的帽子,还不错。还有就是西服,中国人的西服现在正在过剩,但是西服差异化、多层次化还不够。我到美国去,41码的西服分41码A、41码B、41码C,多元化。

  比如健康产业里面有情感机器人。文化创意比如《战狼2》56.8亿消费,最近还有《前任3》现在17天的时间18亿的收入,到了这个阶段。纺织服装应该跟文化创意结合,产品跟文化结合,价格上去。

  消费大家一定不要忽视,特别是纺织服装。消费应该瞄准三个点:第一补偿性消费,我们把过去落后的中低收入阶层应该消费的潜在动力拉起来。第二是城市化和中产阶层扩大消费增长。最后是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水平提高了,就要吃好的、穿好的、戴好的、用好的。

  最后是,讲三个,第一是和市场的关系要处理好。第二在当前减税下,现在看欧洲、日本、美国都在减税,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考虑?我们不降税,我们竞争力下降,怎么降需要考虑。最后是创新体制,支持大众创业。